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唐朝
僧可止唐末至五代 860 — 93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60—934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
范阳房山人
俗姓马号文智大师
遍览百家子史,尤长于近体律诗。
年十九于五台山受戒。
唐昭宗乾宁中进诗,赐紫袈裟。
后唐明宗时住持洛京长寿寺
有《三山》。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860—934 俗姓马范阳(今北京西南)人。
12岁出家为僧,后至五台山受戒,又至太原习《法华经》。
昭宗景福中,至河池讲因明,李洞赠其诗三篇。
后住长安庄严寺
乾宁三年(896)应制内殿,赐紫
后归幽州,依刘仁恭
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避乱至定州,住开元寺
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迁住洛阳长寿寺净土院赐号文智大师
宋高僧》卷七有传。
可止长于近体诗,所作《赠樊川长老》,流传一时。
有诗350首,编为《三山》,已佚。
全唐诗》存诗9首。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姓马氏
范阳高丘人。
年十二。
悯忠寺法贞律师
见之。
从其父母乞。
为弟子。
年十五。
以息慈。
真定听学。
时大华严寺楚法师
善因明论。
执卷座下三遍。
即领悟。
众推许焉。
老宿维摩和尚
门人之秀拔者。
曰。
幽州沙弥其人也。
维摩遂质。
以胜军北量。
辞莫能屈。
因请就恒阳阐化。
缁素悦服。
年十九。
五台登具戒。
感文殊放光烛身。
已而归宁乡里。
旦日行道。
以报地恩。
年二十三。
游并部。
益进法华百法等义。
景福中。
以因明论。
长安庄严寺
一唱数载。
乾宁三年
贡诗。
昭宗皇帝赐紫衣。
仍应制内殿。
未几。
刘仁恭为本道所管。
上表乞放还。
然其父之与师皆物故。
而母独无姜。
于是致母其所居房。
行诵青龙疏。
乞食以供晨夕。
如是三载
无倦色。
晋阳李氏。
遣兵出飞狐围燕。
城中谷贵。
持钵所得。
不足济。
忽巨蟒出其房。
矫首顾视。
如喜状。
同院居晓。
博物释子也。
曰。
吾闻蛇目不瞬。
今瞬其龙乎。
遽焚香祷之曰。
傥获檀越。
以营甘旨。
则神龙所加被多矣。
居数日。
燕帅之子。
制胜司徒者。
召以供养。
俄而燕破。
上避乱中山
节度使王处直
素钦渴其誉。
请安置开元寺
月给禄有经。
天成三年
师复中山
招讨使王宴休。
丞相冯道书。
河南尹秦王从荣所留。
奏赐文智大师号。
住持长寿净土院
应顺元年。
正月二十二日。
示微疾。
称念阿弥陀佛而逝。
寿七十五。
腊五十六。
茶毗。
塔遗骨于龙门山广化寺东南隅
风神峭拔。
节操孤峻。
读书于所业外。
李典籍。
莫不该综。
制作尤长于律诗。
长安逍遥园芜漫不治念曰岂姚秦独能为童寿翻译地乎。
卒奏重脩焉。
赐额草堂寺
其在洛诵金刚经。
虽䢇极弗废。
平生游处。
终南崆峒间。
三山诗集。
盛行于世。
释可止
姓马氏范阳大房山高丘人也。
年甫十二迥有出俗之心。
悯忠寺法贞律师
年十五为息慈。
辞师往真定习学经论。
时大华严寺有仁楚法师讲因明论。
执卷服膺三遍。
精义入神众推俊迈。
有老宿维摩和尚者。
释门之奇士也。
师曰。
门人秀拔孰者为先。
曰有幽州沙弥者。
温故知新厉精弗懈。
于是求见。
遂质问胜军比量。
随难应变辞不可屈。
维摩曰。
后生可畏。
契经所谓虽小不可欺也。
遂率力请开讲恒阳
缁素无不钦羡焉。
迨十九岁抵五台山求戒。
于受前方便感文殊灵光烛身已而归宁父母及师。
于寺敷演。
二十三往并部。
习法华经百法论。
景福年中至河池
有请讲因明。
后于长安庄严寺化徒数载。
乾宁三年进诗昭宗
赐紫袈裟。
应制内殿。
本道刘仁恭者。
据有北门控扼蕃汉。
之名移书召归故乡。
其父与师相次物故。
母犹在堂。
持盂乞食以供甘旨。
行诵青龙疏三载
文彻忽有巨蟒见于房。
矫首顾视似有所告。
时同院僧居晓博物释子也。
且曰。
蛇则目睛不瞬。
今其动乎。
得非龙也。
焚香祝之曰。
贫道念青龙疏营斋养母。
苟实龙神轸念。
希值一檀越。
居数日。
燕师家子曰制胜司徒
召申供养。
庄宗遣兵出飞狐以围之。
历乎年载百谷勇贵。
顿释忧惧。
未几燕陷。
刘氏父子俘归晋阳
避乱中山
节度使王处直素钦名誉。
请于开元寺安置。
逐月供俸。
著顿渐教义钞一卷见行于代。
天成三年戊子王师问罪定州陷焉。
招讨使王晏休得瀛王冯道书令寻
既见以车马送至洛京
河南尹秦王从荣优礼待之。
奏署大师号文智焉。
于长寿净土院住持。
应顺元年甲午正月二十二日忽微疾作。
召弟子助吾往生念弥陀佛。
奄然而化。
俗年七十五。
僧腊五十六。
闰正月二日茶毗收遗骨。
至清泰二年四月八日建塔于龙门山广化寺东南隅
风神峭拔戒节孤高。
百家子史经目无遗该博之外尤所长者近体声律诗也。
有赠樊川长老诗。
流传人口。
定州中山太原互相疑贰诸侯兼并。
王令方欲继好息民。
因命僧斋于庆云寺
会有献白鹊者。
王曰。
人诗客试为咏题。
即席而成。
后句云。
不知谁会喃喃语。
必向王前报太平。
王欣然。
诗人李洞者。
风骨僻异。
贾阆仙之模式。
景福中在河池相遇。
三篇。
宰相孙公渥赵公马公裔孙窦学士梦徵符侍郎蒙李侍郎详。
唱予和汝
埙篪韵谐。
顷在长安
讲罢游终南山逍遥园
姚秦什法师译经之地。
年代寖深鞠为茂草。
且曰。
吾为释子忍不兴乎。
昭宗乞重修。
帝允仍旧赐草堂寺额。
后请樊川净休禅伯
聚徒谈玄矣。
及在洛也讲外长诵金刚经不知纪极。
昔多居终南山崆峒山
故有三山集诗三百五十篇。
盛行于时。
弟子修文修智修行微见师之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豆卢革五代 ? — 9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 【介绍】: 五代时同州人
唐末避乱中山王处直辟于幕下,有奏记之誉。
后仕后唐李存勖以其名家子,召为行台左丞相。
及即位为帝,拜平章事
革素不学问,登廊庙,事常错乱,拜官吏,多失其序。
唯事修炼,服丹砂以求长生。
明宗天成初坐事贬陵州长流百姓,寻赐自尽。
革。
同州人
唐末避地中山
唐亡。
王处直掌书记
节度判官
后唐庄宗即位
宰相卢质荐。
徵拜行台左丞相。
同光初平章事
天成初
谏官诬以纵田客杀人。
辰州刺史
再贬陵州长流百姓。
二年
诏逐处刺史监赐自尽。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都五代 ? — 92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9 【介绍】: 五代时中山陉邑人
本名刘云郎
王处直收为养子。
既长,狡佞多谋。
总兵权,为节度副大使
处直欲立子郁,遂杀处直
后唐庄宗同光中,授义武军节度使
明宗嗣位,加中书令,然以其夺据父位,心深恶之。
叛,引契丹兵为援,兵败乃闭城不出,或有思降者,访察杀戮之。
城破,与妻孥自焚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李德休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赵郡人字表逸
唐山南西道节度使李绛孙。
进士第,历盐铁官渭南侍御史等。
唐昭帝天祐初,两京丧乱,乃寓迹河朔
后唐庄宗即位,征为御史中丞,以礼部尚书致仕。
卒年七十四。
德休字表逸
赵郡赞皇人
进士
盐铁官渭南右补阙侍御史
天祐初
河朔定州节度使王处直辟为从事
后唐庄宗即位
徵为御史中丞
兵部吏部侍郎权知左丞
礼部尚书致仕。
卒年七十四。
赠太子少保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照唐末至五代 879 — 94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79—948 【介绍】: 唐末五代时僧。
幽州范阳人俗姓张
年十四,投悯忠寺出家。
受戒后,诵习经典逾六大部,复参寻经论十余年,通解奥义。
唐哀帝天祐中,南下住中山法华寺赐紫,署至真大师
后住洛阳法林院,与宰臣马胤孙过从尤密。
开堂讲经,门生颇多。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范阳张氏子也。
年十四。
以秀伟聪寤之姿。
沙弥
悯忠寺
再历岁。
即能暗诵最胜王大悲维摩法华等经。
其深文奥义。
甫十数年。
亦已淹贯。
天祐中
杖锡南届。
中山元帅王处直邀住法华寺
至易定。
太傅陇西李公表荐。
赐紫方袍。
至真大师号。
扶风马公请为僧正
非其志。
洛阳
或命于法林寺
开法华经席。
都阙浩穰。
象龙辐辏。
其服膺稛载者多矣。
乾祐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示灭。
春秋七十。
腊五十四。
太傅李公方以侍中守洛。
躬饬丧礼。
四月三日
维于城南。
获舍利明润。
通守济阳丁公为树塔。
葬之广化寺南冈。
僧照
姓张氏
范阳人也。
年十四出家投悯忠寺
聪晤绝俦神仪伟秀初受经偈日诵数千百言。
目所览者过于宿习。
吐论知见有老成之风。
遂度为沙弥
受具已来历于再闰。
暗诵经典已踰六大部矣。
即最胜王大悲维摩法华等经。
傍加听寻经论十数年间。
深文伏义蓝出青矣天祐中游方南下。
爰届中山
元戎王处直请住法华寺
相次易帅请之。
太傅陇西公连表荐赐紫方袍加至真大师
次则扶风马公。
请为僧正
非所好也。
及抵洛阳有命开法华经讲止法林院。
况乎都阙浩穰象龙辐凑。
之唱导翕如于下风伏膺矣。
乾祐元年三月二十六日示灭于讲院。
春秋七十。
僧腊五十。
四众号慕。
侍中李公倾易定。
曾为外护复守洛宅。
饰终丧礼悉以资奉。
四月三日迁神于城南行茶毗法。
收舍利红润可数百粒。
济阳丁公为保釐之簉职。
为树塔于广化之寺南冈。
平昔讲凡七十馀座。
勤勤为法门生颇多。
宰臣马公孙最所钦重。
前后赠诗仅数十首。
洛中为美谈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王庭胤五代 891 — 94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1—944 【介绍】: 五代时京兆万年人字绍基
定州节度使王处存孙。
性勇剽狡捷。
少为晋阳军校,能与士兵共甘苦。
后唐庄宗于亲族中独加礼遇。
历官、忻等六州刺史
庭胤叔祖王处直为养子王都所杀,其子王威北走契丹
后晋初,契丹以王威为定州节度使,以袭先人土地。
后晋石敬瑭契丹势力滋蔓,连升庭胤,镇中山
累官至检校太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僧贞辩后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僧。
中山(今河北定州市)人。
少刻苦修学。
负笈至太原听习,宿古冢中,为李克用所获,遂命入府供养,以久在宫中不乐,乃归中山讲训。
撰《上生经钞》,时号“钞”。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 持志科
中山人也。
蚤岁力学。
其尅苦坚忍。
盖出天性。
听习之暇。
则复刺指。
血书众经。
画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像施以结缘。
尝负笈客太原
庄宗方居潜邸。
壤与王氏接。
城郭之禁。
至不相容纳。
遂夜宿废冢中。
会出猎。
见之问其故。
且验冢中。
笔研钞疏良是。
因𮞅入供养。
曹太后尤敬仰之。
辨乘间。
诉于太后曰。
道诚以佛法为怀。
久居王宫。
不乐如桎梏然。
由是听其出入。
无所禁。
迨王氏平。
遂获归。
讲训乡里。
人有布发掩地者。
德化之所服如此。
尝因行道次。
有二天女来挠。
辨被之神祝。
不得去。
则其操守可见。
撰上生经钞。
葺治废伽蓝。
其平生能不自豫逸如此。
鲜矣。
释贞辩
中山人也。
少知出尘长誓修学。
剋苦之性人不堪其忧。
一志听寻暇则刺血书经。
又针血画立观自在像慈氏像等。
尝因行道困息。
有二天女来相挠恼。
誓之曰。
我心匪石吾以神咒被汝。
彼众不容去。
自此道胜魔亦无踪。
负笈抵太原城听习。
中山王氏与后唐李氏封境相接。
虞其觇间者。
并州城内不容外僧。
由此驱出遂于野外古冢间宿。
武皇帝畋游。
冢在围场中。
固不知方。
将入城赴讲见旌旗骑卒。
缩身还入穴中。
武皇疑令擒见问其故。
遂验冢中敷草座案砚疏钞罗布。
遂命入府供养。
曹太后深加仰重。
诉于太后曰。
止以学法为怀。
久在王宫不乐如梏械耳。
武皇纵其自由乃成其业。
王处直平乃归中山
讲训补故伽蓝无不谐愿。
有妇人陈氏。
布发掩地请蹈之撰上生经钞。
为学者所贵。
时号钞者是。
后终于此寺焉。
中山人
少知出尘。
长誓修学。
暇则刺血书经。
又针血画立观自在像。
慈氏像等。
尝因行道困息。
有二天女来相挠恼。
誓之曰。
我心匪石
以神咒却之。
自此道胜。
魔亦无踪。
负笈抵太原城听习。
中山王氏。
后唐李氏。
封境相接。
虞其觇间者。
并州城内。
不容外僧。
由此驱出。
遂于野外古冢间宿。
武皇帝畋游。
冢在围场中。
固不知。
方将入城赴讲。
见旌旗骑卒缩身。
还入穴中。
武皇疑。
令擒见。
问其故。
遂验冢中敷草座案砚。
疏钞罗布。
遂命入府供养。
曹太后深加仰重。
诉于太后曰。
止以学法为怀。
久在王宫。
不乐如梏械耳。
武皇纵其自由。
乃成其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